再談這個題目之前,先聊聊一個主題,20年前的『團購』+『網紅帶貨』只是因為與時俱進,現在換成直播及用影片或唱跳的方式來做而已,商業及生意的本質其實是沒有變的。一定要等很久(因為之前人工作業且無現貨),一定要有主揪(用玉兔原子筆統計名單)男生基本上不太買,因為郵購目錄沒有四驅車馬達或改裝件。
就以下的圖片,我們可以得知,任何商業方式之前他都有一個工具,『直播』就是一個工具,就是跟客戶溝通有無的工具,有點類似電視購物,但是他可以跟線上觀眾互動,而電視購物只能跟現場人員或是call in互動。如果直播是個工具,那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工具的進化跟落後
在2016跟2017年的時候,直播百家爭鳴,也因應如此新聞媒體還大肆報導直播天王的新聞及商業周刊的幾個頁面,中國的幾個網站也發起了不少標語,例如:做好臉書直播、過上質感生活。臉書直播做得好、賓士奧迪開著跑…等等。大批人馬的年輕人投入臉書直播(2017臉書直播、2020蝦皮直播)。在對岸則是用掏寶直播,我在2017年去南京的時候(因為另外一個茶的事業在那邊)我們也在當地找了不少直播主,在台灣直播會休息的,但在中國賣貨的直播則不會休息,3-5個主播輪著播、累了就休息,醒了就幹活,手機一直插著電online,光這一點積極度台灣就比不上了,所以我說這是大環境。
現在觸及率這麼低,大家都在開直播,那我還能做直播嗎?

整體來說,電子商務是正在發展的趨勢,未來無可避免,各行各業都需要網站或者提供線上的服務管道(不管是網路購物、網路預約、網路諮詢…等),事實上,在網路的浪潮中,也許十年前台灣是領先的,但這十年下來,已經落到需要急起直追的階段,此時,更應該思考的是,到底「電子商務能夠幫助我什麼?」…

最近接觸的不少業者,心態很急,急,是因為別人都做了,我不能不做,但,我該怎麼做,不知道,因此,商品到處上架,致價格管理失控,或者急迫的弄一個購物商城,就趕快衝業績,而雖然業績光鮮亮麗,但不知其背後到底虧損了多少,切記,台灣市場規模有限,想擴大base,期待未來翻盤,這種玩法可能不太適合台灣,如果只是想資本操作,大概也都流於短線而已,這是長久以來,因為市場淺碟,所以事業做不久,一年換一個主事者,品牌最多撐兩三年之故…

當大家百家爭鳴的衝上網路之後,我們要競爭的是什麼?當然是『互動』、也就是提升人與人的溫度,當大家網站都一樣、店面都在開的時候,我們要比的是一對一的服務,還記得八年前的王品,最近的海底撈,他們與眾不同的與其說是服務、不如說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我們可以利用直播來吸引出一批忠實觀眾、可以跟你互動的觀眾、可以給你建議的觀眾。再請這些觀眾幫你帶來客戶,帶來業績、帶來朋友。

有沒有覺得「品牌電商」這幾個字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社群媒體之上了,記得嗎?過去這幾年,這幾個字應該是電子商務領域最熱門的關鍵字,卻雷聲大雨點小的曇花一現,然後又轉向到「跨境電商」去了…難道品牌電商已經不重要了嗎?不然怎麼大家又回到了討論流量、討論轉化率、討論成長駭客、討論跨境呢?其實很簡單,因為品牌電商關鍵不在「電商」而是「品牌」…現在除了品牌以外,在意的是『內容』

除了內容外,你必須還要有粉絲,這樣在直播時,對他們才會有新鮮的吸引力,他們就是會想看看這個品牌派誰出來,對於內心有期待。關於利弊的部分,建議直播劇本先設定好,以避免突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