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訪這一篇可以先看看我之前寫過流量池或是流量變現的文章如果都看過了、可以繼續看下去,因為這一篇會教你如何分類,
首先品牌是最穩定的流量池
裂變是最低成本的獲客之道(不知道的就多看看老闆行銷會客室)
LINE群是社會化的營銷流量改造
事件是輕快速度的流量爆發
FB跟Google廣告是投放與流量轉化
直播是直接快速的流量轉化
BD(業務or公關)是跨界的流量獲取
以上的操作方式在過往諸多文章已經有分享過了,這邊就不在詳細說明,那品牌是最穩定的流量池,這部分我可以分享一下,品牌建立初期已經是說到爛掉的題目,但是你建立起來之後,實體店你可以做加盟,網路可以做多平台銷售,搞大了品牌就會『自帶流量』大概這個意思。
此文雖短但有非常多的思考空間,如何利用上述5-7個項目來做你事業的策略安排,才是關鍵,今天是今年的最後一個月,花了兩週的時間跟顧問服務的客戶說明終止合作的部分。跟他說明,你的人員制度跟SOP均已建立,該教的我都教了,你底下的主管,『專業技能』我也訓練的差不多了(軟性技能不關我的事、例如管理、領導…等),我們是不是就到這個月?那之後有問題在Line一下就好
我會這樣跟你提出的原因是因為,除了生意以外,我想繼續跟你保持朋友關係,不希望每月領錢然後不做事,這不是我的風格。客戶關係我認為除了業務的重要性,友誼也是、對人很重要。我們的願景是要保持長期的承諾和關係,與所有的客戶和供應商。最終協議:費用打五折,每月提供策略及諮詢。策略有什麼好諮詢的?答案:當然沒有。因為這只是最基本的素質而已,重點在解決問題,我解決哪些問題?
1.蝦皮年營收千萬 忽然幾百樣產品疑似刷單被禁賣,我出手聯繫後立馬取消禁賣
2.FB廣告帳號無預警被停,我出手聯繫後立馬開啟
3.蝦皮廣告費一天忽然消失6000元,我出手過後半年內沒有再發生過
4.很多很多、說不完。
終究還是靠經驗取勝,而非策略,策略客人也會,那只是一個話術而以,終究還是解決問題。最終客戶再度介紹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