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群人非常厲害、應該不是說厲害,經常被各大品牌掛在嘴邊是大家(或某個領域)都想討好的人,他們就是現在20-26歲的這個年紀。成長於經濟與技術高速發展的時期,大部分擁有不差的生活條件跟良好的文化教育,習慣使用網路來認識世界並了解世界。

不小的數量、強大的消費能力,某部分的消費主力已經向年輕化靠攏。他們的消費特點不同,更加追求時尚潮流(例如擴香瓶、香水吊卡、一些酷炫的東西…等等)或是一些你看不習慣的東西,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消費跟付款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之前我常跟我客人說,有時候失敗或是行銷沒效,不是你做不好,其實是你老了,例如年輕人在抖音上跳舞,搞短影片、發很無聊的文、搞團購群…等等。這些你覺得很無聊,你也看不懂,看不懂沒有錯就是老了。?

但他們卻能賺錢,他們這樣亂搞不僅可以打品牌,有一些還能直接幫助企業/公司賺到更多的錢。而且這些人不需要學習表情包、臉書經營、或我們目前正在學的網路行銷使用技巧,他們可能也不需要擁有文案創意能力,更不需要傳統或我們這個年代所說的新創/創新行銷方法。

他們目前在做的是經濟學原理、集客、市場行銷學、產品邏輯、顛覆一般的商業模式,先有邏輯最後才是一些技巧套路。

企業自媒體/新媒體領域還沒發展起來,不是企業沒有需求,我覺得是需求太大、高手太少,大家還不知道怎麼找人或是去哪找人。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把每月給廣告公司或公關公司的費用,撥一些出來轉給某些月薪50k、100k,徵求『流量操盤手』/『網紅』類型的新媒體/自媒體負責人(經紀人),來協助企業做產品營運,更或者是老闆就直接是名人或是知識網紅,而他自己擁有它的產品/開發自己的產品,這種生意只會越來越多。

道理說了一大堆,怎麼抓住這個紅利?最關鍵的就是:編輯能力<營運能力<經營能力

如何玩再一起?

『洞察需求』是每個品牌的必做功課,產品本身更要引起消費者同頻共鳴,否則再好的營銷也會曇花一現,必須打破常規,深挖產品使用場景。

『精準觸及』由於這些年輕人的成長環境,網絡是獲取資訊的重要來源。課程、手遊、IG、蝦皮、網路購物、網路社交……每天閒暇的大部分時間其實都耗在這裡,除了抓住興趣偏好,還需要不斷加深產品印象。

『快速創新』成長於快速變化的環境,年輕人興趣愛好轉換的速度也很快,對於品牌忠實度相對較低,因此洞察需求、精準觸達之後,還要與他們玩在一起,不斷給他們新產品、新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