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公園,玩溜滑梯,總會聽到一些母親大喊:不要從另一邊上去。為何?不太知道是誰規定溜滑梯只能從樓梯那邊上去?還真的是個有趣的規定,我個人認為只要沒有人排隊、上面沒有人往下溜,你就可以從另一邊上去(先不論你爬不爬得上去)

我們把時空轉移到最近,我們很常看到『非體制內』被長輩碎念沒出息、例如夜市擺攤?或是沒有在好的公司上班…等等。只要沒有在體制內,通通不行,長輩通通有意見,這就是台灣啊~不意外,這個狀況跟我國中畢業去讀軍校一樣,會被那些念國立的同學笑以及一些長輩言語不斷。然後等到若干年後看你小有成就,大家就會說你那個時候很『務實』。我心裡想說:當年你在『半夜狂歡』我在站『夜哨』時你怎麼不說我務實?

瘥把時間拉回今天,那些出來創業的老闆,或是從事新創工作的朋友們,不也算是從溜滑梯的另一邊衝上去的嗎?在台灣,幾乎人人都想要穩定的工作,因為沒幾個人知道自己真正要的、真正值得的是什麼──我們以為自己自由,但其實幾乎從來就沒有選擇。

這就是一個深根蒂固的觀念,讀好學校就是天才、我兒子念公立就是精英,其實天才跟精英在某個角度是歧視『非精英』的,只是他們沒有說出來。當你追求每一件事情的標桿、有影響力的時候,你就想認識更多聰明的人。交朋友只見最頂尖的。

這就是為什麼說,我們走在軌道上的時候要開始學習:『從菁英到平等 從追求名聲到放下』。世界的奧妙,不允許我們渺小的人類評估。我們憑什麼說溜滑梯只能從樓梯那邊上去?這個人是普通人,這個人不怎樣,這個人不會成功,這個學校不行也沒有誰能界定,因為你對任何人,優秀的人,普通的人,都是一樣的。你對任何人的微笑,一個行為,一句支持,都可能幫助別人,幫助生命。

四年前,統領百貨裁員關閉、復興航空宣布解散、理成營造宣布破產。四年後的今天又倒了幾間長輩們當初覺得穩定的工作?這個年頭不是大的打敗小的、穩的打敗起步的。而是快的打敗慢的有彈性的打敗不靈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