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封面是我一個好朋友張景泓演講的照片,剛好蠻符合這次主題的、我就借來用一下(圖片取自TYLER)。他出版了我25歲,擺脫22K:慘賠7百萬到7間房地產的創富之路,也是多家公司的負責人並在今周刊有他的專欄,我記得他小我一歲吧。也是個有為的年輕人。會每天寫文章也是有一個原因,因為太多朋友或是網友問我問題了,每一次只要在FB或LINE上面聊就會浪費掉很多時間,而且也有很多朋友的問題是重複、我就想說把這些問題收集下來,或是我就寫一篇文章回應它,這樣也比較有誠意、並點出問題所在、之後有網友或朋友在問到同樣的問題或是他有還要再參考一些內容,我就可以拿出我之前的文章,在貼給他看看。
之前跟一個軍校同學聊天因為他想要退伍出來做點自己的事,有一陣子了。之前聊到如何提升周邊的人,我跟他說你把你最好的五個朋友年收入加起來除以五,就大概就是你的年收入,(不是那種今天聚會認識把他手機輸入或是在某個場合認-這些都不算,是指跟你很有好的認識一年以上並平常有在交談、溝通、約見)這種的才算,其實任何人都可以試試看:把你最好的五個朋友年收入加起來除以五,就大概就是你的年收入。大概就是什麼樣的人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的這種感覺,我是覺得還蠻準的。今天我同學跟我說他已經認識了10個百萬年薪的人。還有知道廣告行銷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人脈,我覺得這個理論是對的(但是前提是她還沒有進入社會之前、還沒有吸收大量知識之前)就跟這張圖一樣:出社會時,有人告訴過你職場險惡嗎?
事實,還沒踏入社會的人是不知道的,不過我們還是可以談一下關於人脈經營。曾任統一超商總經理、統一流通次集團多家公司董事長 徐重仁 寫的一本書: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徐重仁的22個人生發現。在第122頁 :
我常聽人家講人脈這件事,對我而言,這些朋友就是我的人脈吧!其實,人脈有很多種,有的人認識很多朋友,政商關係良好,感覺很吃得開,這也是一種。沒什麼好或不好,端看人的個性,也看你自己想要的是哪一種人脈。所謂「認真
當然,我認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必要的。你要有能力和
簡單來說:我的方式就是用真誠去待人,來者不拒(除非不用理他、或是不知道怎麼回答的),我用真誠去待人之後,我發現的的政商關係更加良好,更吃得開,更加的沒有壓力去認識人。這才可以達到一種人脈廣告的效力,而不是”為了某個特別利益去建立關係”。
注:一定有人會問說你怎麼會知道在第幾頁?我回答說:因為我買的每一本書看完都是這樣子,所以我當然知道他在第幾頁。這也代表我用真誠的方式去對待每本書的作者。當裡面的知識我有需要時,他就會自己出來幫助我。
photo via 張景泓facebook cc (如有不當請告知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