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現我寫這種文章比較多人看,那我就時常發表一下我的想法跟做法,首先很多人看到這個標題就會點進來了,然後大概看了一下又跳出去了,所以要讓人家久看就必須要有內容,我先來說說何謂閒置,很多人不懂的閒置的定義,閒置的意思就是,這筆錢你不去動它你也不會怎樣,假使賠光了也就算了,這才叫閒置,仿間有很多人說、每月薪水的一部分怎樣怎樣,我個人認為這不叫閒置,這叫做部分資產。
除了要先有閒置資金、還要留足半年生活費,例如閒置資金n元,你扣除每月房貸、必要開銷…等等(例如你一個月3萬必要開銷、那你及要先存18萬下來)除了工作以外、其餘閒置資金、你就大膽投資,很多年輕人、或是剛開始入場的人,賠個錢會在那邊大叫,但投資跟做生意一樣,賺賺賠賠是正常,記得、賺賺賠賠是正常。我相信你身邊還是有很多玩股票投資的人,帳上很有錢、但是口袋沒有錢。
這部分手上有現金才是翻本的王牌,這件事情是這樣,你早點虧錢虧得越少、你20歲開始投資、你可能就是虧個幾千塊,你30歲就是虧個幾萬塊,所以這件事情最好是你看到這篇文章時就開始,我會建議你把你的閒置資金分配成:50%、30%、20%。不管金額多或少都沒關係,要先分出來,你說你錢很少那又如何,這可以買零股、可以練手感。
50% 可以自看企業財報、群組交流學習、ETF、如有危機可入市
30%隨便投(風投)、看線圖、技術短線、朋友開店也投、虛擬貨幣…等等
20% 東山再起的速度跟現金、股災時入場。
當然以上的50% 你可以自己換成 房子、股權、私募基金、信託….等等
另外30% 如果有標的你就去吧 這叫風投(註),記得留點現金就好。
關於保本,市面上有很多保本,不過我覺得你不能只有保本,因為保本會失去意義、會越存越窮,因為通膨太快了,保本型通常只是一筆再加一點點錢還你,不會讓你變有錢、不會擁抱財富。另外記得,如果你沒有太大的負債、你可以每月的剩餘一半,來做投資,就是每月開銷扣除完的一半在一半。
投資這件事情分四個時期
1.累積,2.投資,3.複製,4.穩收
一開始大家都是在累積,不管是累積資金、還是累積時間都好,等到產出一顆果實才是開始投資,這顆果實可能是持有一年的股票股利、ETF上漲賣出後的獲得、投資公司的分紅,也有可能你剛存好閒置資金準備入場。接下來你會進階到投資的部分,這部分就是你要下決策的時候,但有個重點、不要跟你的投資標的談戀愛,賺到該賺到的、果斷離場。不要撐,很多人就是撐死的,撐到破產的也有。
1跟2是大部分人處在的位子,接下來要用到複製,何謂複製,很多人會覺得收租,但是收租真的好嗎?他只是金融產品的其中一個,你有很多方式可以選擇,例如投資公司、私募、大筆的股利分紅…等等,如果等你非勞力收入、已經大於勞力收入,就是財務自由第一個指標但請把兩個風險算進去,就是人生風險、通脹風險。
如果你要進階到3、4,那你必須在1跟2 要很有經驗,當然我現在有一部分還在1跟2、但是有兩個標的已經在3這邊開始、目前有三個項目已經在4的位子。
部分人選擇工作,把眼前的薪資福利列為關鍵考量,卻忽略了一件超級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為這份收入付出了多少成本?這是一個簡單的自我投資報酬觀念。(報酬/投入)的比值,就是所謂的槓桿。年齡的增長,我們當然希望這個槓桿越拉越高。另外我們也希望在職場上的選項能夠越來越多,不要為年齡增長而卡在特定的產業與職位,老了之後哪都不能去,只能硬撐到領退休金為止。
有件事情必須從長計議,那就是千萬別短視眼前的利益,而要分析背後各項投資的比重(體力、時間、技術、組織能力):減少用體力、時間這類越用越少的資源來換錢,盡量多用技術、組織能力(例如管理、創新、創業)這類具有槓桿特性的資源來換取成果。這樣在未來的職場中,你的選擇才會越來越多,投資報酬才會持續上揚。所以關鍵不在你一年賺多少,而要自問,若干年你想靠什麼賺錢!
旅行跟閱讀是最好的投資,一日的思考勝過一週的蠻幹。當我們擁有旅行預算的同時,我們享有心靈的寧靜。遠離了時刻關注著存摺小數點移來移去。只有如此,我們的生命才能夠完美無瑕。
註:風投 http://wiki.mbalib.com/zh-tw/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