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很多老闆的辦公室看過,有4坪大的、有30坪大的、之前到過高雄美術館、有個老闆辦公室加起來80坪的、旁邊還有會議室以及放一些他的收藏。
許多創業初期的老闆,他們都是沒有辦公室、或者是辦公室都很小,迄今我也沒有辦公室,就是跟員工在一起的隨便一張桌子。我的桌上今年開始也沒有電話了。一開始可能是資金的問題沒有辦法有很大的辦公室,或是不確定性太多不太好直接擴張。
不過也因為這樣子,不知不覺的把管理者逼到現場,商場上能獲利的地方,就只有『現場』。不管你是出來跟客人聊天、跟朋友聊天,在外面遊蕩、泡茶,這都算是現場,因為你在與人接觸了解市場的訊息。如果是工廠照理說老闆應該在現場指揮,做到比誰都了解現場作業才行,結果卻躲在辦公室內,我認為這是問題所在。
我個人很少在會議室談事情,都是在客戶的廠房遊走聊天,我發現我除了提供客戶網站跟型錄印刷的服務,我的價值在於我到現場,看到你機器做什麼東西,我可以跟客戶聊你的產品可以到什麼地方買會比較便宜,或是可以賣往哪裡,甚至比較熟悉的傳產可以告訴他怎麼降低成本,很多老闆問我說你怎麼知道這些?我說我不在辦公室的時間幾乎都在別人的工廠,不像你們都在自己的工廠,我看過的廠房大概上百家吧.
很多時候老闆必需自己開著卡車去進貨,去挖掘比誰都便宜的材料,用比誰都低的成本去調度原材料。並把工作焦點放在現場上。 經營理念這種東西,是每天在工作現場嚴格要求員工去執行,然後才成形的概念。如果經營者根本不了解現場,只是要員工先執行理念或培養企業風氣,那是沒有意義的做法。 員工心中一定嘀咕著,「老闆白痴」
很多時候瞎忙就是業績不好的寫照。因為同業之間的義務、訪客、會議這些工作和公司的生產現場,根本扯不上關係。 而業務的現場就是在客戶那邊、並親自為市場把脈。每個工作都有每個工作的現場。 『知識會讓人思考,但經驗帶來判斷』 「只有第一線動手的人最能夠感受到市場的脈動,他們的決策不只準、是可以獲利的,所以許多公司主管及決策小組一定是從基層產生,上層的人也必須時常回到現場走動。但你賣麵不煮麵,開店不顧店。做業務不出門,永遠怕髒,不曬太陽不淋雨,永遠不動手,就永遠不了解細節,也永遠缺乏執行力。」
因為:學習,你錢沒了,不學習,你前途沒了!世界上最恐怖的事就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人生沒有彩排,每一刻都是『現場』直播。
這張照片就是我今天下午的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