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德州撲克的部分

大概是2022年5~6月的時候滑了一部那種10分看完一部電影的劇情,有別於無聊的港劇(叫算牌師),劇情細膩精緻,大概是一個職業軍人退休後到處旅遊靠著去賭場打德州撲克維生,因為我也是軍人退伍,那時也無聊 我就搜尋『打德州撲克能賺多少』之後看到數以萬計的文章(你可以自己去搜尋看看)只有德州撲克 是有所謂的『贏率』而且有五花八門的課程,之後我又搜尋 打麻將能賺多少、打21點能賺多少,其他都沒什麼,看起來就像賭博(算牌、出老千什麼的)我沒有興趣。而繼續往下滑 我看到了一些文章包括『職業牌手收入』、『撲克資金管理』、『撲克股份買賣』,而對於創業的我確實引起了我的興趣,例如玩牌有什麼好資金管理的?為何需要賣股份?(有興趣你也可以去搜尋看看XD)

我研究一下覺得有趣,就下載什麼免費的app來玩,規則跟大老二差不多不難懂,只是依據你的牌力在每個不同時刻可以下注,想辦法讓對方蓋牌或攤牌贏得底池(大家下注的籌碼),玩一陣子之後,我就找一些比較正式的平台來打,但大多都是歐美平台,且我剛好有虛擬貨幣,我就存了50美金進去,因為還初學 我當時打的是 最大2美金的局,也就是一個下注單位是0.02美金,輸贏不超過一杯咖啡,後來我發現這個很沒挑戰性,我就打NL5 也就是最大5美金的局一個下注單位是0.05美金,因為時間太少了、大概只有小孩睡覺後 可以玩1-2hr,過了一陣子我發現 我50美金大概剩下25元,簡單來說 我打不贏這個級別(沒有辦法贏錢)。我就上網搜尋一些影片、買了一些教材跟課程,經過一個月的學習之後,我發現我可以打這個級別,不太會有太大的輸錢,過了一陣子又上不了NL10(最大10美金的局,一個下注單位是0.1美金)這時我開始爬文找其他進步跟升級的方式,而也因為這個動作 我發現還有還有sit&go跟錦標賽的玩法(簡單來說大家籌碼都一樣、隨著時間、慢慢籌碼價值變小、輸的人會出局,籌碼跑到贏家手上、看誰最後冠軍) ,不過我暫時沒有理會。


2022年7月份筆記

德州撲克經由我這幾個月的專研及努力,在比較小額的現金桌可以穩定盈利賺錢,但這樣搞來搞去、似乎也是拿時間換錢,如果有贏錢,目前的情況是有賺錢就會拿出來吃東西或花費、 畢竟這就是人的天性,就像業務簽約後會大吃大喝慶祝一番、完成某件事慶祝一番。但仔細想想等於是浪費時間打牌、但實際上沒有收益。我昨天看了一本 Poker like a bussiness
我發現我應該要把德州撲克這件事情公司化經營,而不應該像例如去澳門賭場,換個50美金 玩一玩輸了開心吃大餐的心態,因該把上桌的籌碼、變成一個啟動資金。而不是 100 美金或是心情爽想存就存。應該一次啟動資金設定為 10000 美金或是 5000 美金,然後只打現金桌不打錦標賽,這就像是一次要學好高爾夫跟網球兩個運動一樣無法盡心。
然後每月固定一個打牌的時數,我自己發固定薪水給自己,這樣如果打牌的手數一多或許才真的有搞頭。因為無限注的波動太大,有可能一個錯誤搞砸你一個月的收益,也不一定AA就贏,因為有可能對方的把戲打壞了你的計劃。而且如果還沒有正確的時間規劃跟資金管理將會面臨很大的壓力。
國外雖然很多人把進賭場跟打牌當職業,也就是所謂的職業牌手,但是在台灣的話。我知道這件事情非常的荒謬,把這件事情套在一個正常工作的創業家上更荒謬,可是如果當我把級別越打越大的時候,贏率如高是不是可以就會換回出國旅費、甚至還可以贏得更多獎金。
而且如果這個技能在身上是不是變成一個所謂「遊牧民族的德州撲克牌手」,到世界各地旅行,隨時打開電腦或進賭場,賺取旅費。
當然我覺得應該是要把「賭博」跟「娛樂」跟「職業」這三件事情分開講,繼承上面的荒謬,你不覺得下臉書廣告跟蝦皮廣告也是一種荒謬的表現嗎?他只給你一些無聊的數據然後你看後台好或不好你就在那邊爽的要死,結果實際上營業額很低你反倒覺得哪邊出了問題,甚至創業也是呀
最後你會發現終歸的問題其實在你個人或是你公司身上
總而言之人生我覺得嘗試一點不一樣的,因為未來會怎樣也不知道
_______
不過也因為這樣我找了一個台灣打『中高額現金桌的教練』,我請他教我一些比較特別的打法及思路的策略跟調整情緒的方式,避免太過激進或是打到有點上頭而隨便打。在2個月後我穩定獲利,我開始打錦標賽,順便跳上了NL25這個級別,這算是一個很大的躍進,因為如果可以穩定打這個級別在一些落後國家(泰國、東南亞、台灣非鬧區),光打好NL25、如果以正常牌手的贏率來說,一天線上開多桌打3-4小時,你贏來的錢足夠負擔你的生活。而在這時我開始打小額錦標賽也迎來了第一次的冠軍,3美元的報名費,讓我賺了250美金左右。

這時在撲克論壇裡面有認識一個香港籍玩期貨的大哥,因為同樣可以用中文溝通,他免費指導我一些手牌,不收費用。我發現這跟創業的路上一樣,真的想幫你的人,不會跟你要任何報酬的。

而這時我已經累積了3萬多手牌的經驗,但我對於錦標賽仍是焦頭爛額,小額的很無聊、中高額的又不會贏,而我台灣的現金桌教練,他的錦標賽都是打現場(利用觀察漏洞跟剝削打法),而我去打過一次現場,我覺得現場速度太慢,地點限制、時間浪費太多而沒有打。所以我到了美國的撲克論壇用google翻譯發文,我想找一個錦標賽的教練,最後有一個英國籍的教練他跟我報了一個我接受的價格(我有去查他的成績)所以我又找了一個英國籍的教練教我打錦標賽。我的目標是希望在3-5年,可以穩打線上的高額現金桌及中高額錦標賽,

也因為這個過程 我學到了不少,除了對這個遊戲又更深一個層次的認識,加上整個心態及情緒上也更好,在某一場錦標賽,我對上了一個看起來比我菜的玩家,這一局最後我用我所有籌碼跟他打光,但最後我輸了,雖然錯過了獎金圈,我竟然笑了出來,因為我心裡想的是,15%的機率不會改變100趴的天賦和努力。換句話說,命運跟我們開15 %的玩笑時,也同時給予我們堅守不平凡的勇氣。

這跟我們在工作或是創業一樣,你即便努力了,但不能因為一些陰錯陽差的失敗而毀了你。

後記:

我最後紀錄這一個手牌問一下我的教練,他說我這手牌沒打錯,我也認為沒打錯就好了。

世界很殘酷,每個人都想剝削對方,就像打牌一樣,你要贏光別人的籌碼(商業上亦是如此、規模有限、客戶有限、名額有限…等等、你就是要贏別人)

有句話說:成年人的崩盤往往是靜悄悄的。
尤其目前未來的情況是特別艱辛的。現在又到處是陷阱,每個人都不容易,都想讓自己生活變得好一些,但是怎麼做到呢?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有的人選擇了正確的道路,有能力,就成功了。
有的人很迷茫,就選擇了錯誤的道路,可能會進入很差的循環。金融市場也好,銷售市場也好,其他什麼亂七八招行業或市場也好,最後遭殃的是誰?都是那些認知比較差的人,或者那些想改變自己生活又沒有『正確認識』世界的人。
所以我覺得人還是要積極一點,努力一點。你努力了才會增加贏的概率,增加在這個社會生活得更好的概率,不想努力就不要一直抱怨。多運動、運動是自己的,可以看到自己身材和氣色越來越好,至少還有一個方面在進步,可以發現自己在改變。
還有就是多看書。書是每個作者智慧的結晶,現在社會上信息這麼多,你一個人不可能獲得所有的信息,但看書可以把別人整理過後的精華自己用,獲得一些啟發。你的認知提高了你才會明白這個世界,才能明白世界的喜怒哀樂與貧富運行的規則,才能更好的去處理應對。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自然會有人把你從價值窪地裡面拿出來,放到一個你應該有的位置。
這是我的撲克筆記
這是一些推薦連結